用户登录
|
||
520专区
|
||
教研资讯
|
||
蒙台梭利0-3岁IC环境中的艺术工作示范
为什么蒙台梭利IC环境中 要有艺术教育 艺术对人的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这一影响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激发生命,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在这一目标下,艺术活动的贡献不言而喻。透过艺术的方式,孩子从更高的层次对世界进行再认识,包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心理世界,形成自己的审美与价值判断。 各种艺术活动,有利于儿童的动作、感觉系统与空间能力的发展,促进包括专注力、理解与表达、想象力、创造力在内的各项能力发展。通过有着充分自由的艺术活动,鼓励孩子们感知并表达内心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要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鼓励孩子们创造、表现个性,而不是要和老师或别人一样,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建立逐渐强大的内心力量。 IC环境中的艺术原则 1.每一份工作必须是独立的 一次只对一个孩子示范,因为工作示范的目的,是要给孩子展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使用之后如何收拾,而不是创作。 2.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可以让孩子花很多时间将不同的颜料混合在一起,然后画他们想要画的。在好的艺术活动中,孩子们会学到如何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孩子最终作品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孩子们正是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些材料完善了自我创作的能力。我们要准备一个地方,挂孩子的作品,用来晾干,但只有孩子要求时,我们才把孩子的作品挂在墙上。挂在墙上一段时间,再收在他的抽屉里。 3.对艺术作品的评论 艺术表达是一件极具个性的事情,它不应当有唯一的、正确的评价标准。好的艺术启蒙老师会重视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追随内心的感受,鼓励自由的创作,去除模式化的要求,并减少成人的评判。 我们可以和他们谈论他们画画时的感受,和他们谈论他们使用的不同的颜色。不要称赞孩子的作品:“哇,这个画好漂亮!谁画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讨论:“我看到你很专注于画画,你用了很多颜色啊,有红色的线,有绿色的线......”这也是在创造和孩子对话的机会。 4.把作品带回家 如果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让他们带回家,这会成为家中的垃圾,我们可以把这些作品收集起来,做成一个作品集。等到和家长会谈的时候,把这个作品集给他们,鼓励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谈论一下这些作品。这样的作品集一年可以做一到二次,把这个当成孩子生活中的一个特别事件。 5.我们不是治疗师 3-6岁的孩子可能会用很多的形式或线条来创作,有可能代表了他们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我们可以去咨询专家。但是在IC阶段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要去猜想“为什么这个孩子总是使用黑色?”有可能这个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黑色,他只是在尽情探索。 6.作品的存放 成人要在环境中设置一个儿童能轻松存储自己作品的地方或柜子,并要确保他们的作品不会被损坏。教室中的区域规划也要考虑这些设置安排。要有地方可以洗手,在近处要有地方可以挂他们的作品,所以你在环境里会看到有一根绳子,用来挂孩子的作品。各种工具、备用品、各种纸,都应该有存放的地方。 7.家长 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如何和孩子谈论他们艺术作品的方式的建议,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平日会怎么让孩子把作品带回去。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工作坊,让他们自己来感受创作,帮助家长了解什么是过程,什么是最终的结果。提前告诉家长,避免告诉孩子这个作品是为了给爸爸或给妈妈看的。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让他们知道如何以一种不太容易脏乱的方式在家里提供艺术材料。 8.拜访艺术家 请艺术家来学校。 高年级的孩子,2-3个月会创造一些作品,学校可以拿出相应的作品来办展览,请孩子们讲解自己的作品,非常有趣。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做校外教学,参观美术馆。 IC环境中的艺术活动 a.涂鸦 b.粉笔:画架 c.粉笔:桌上 d.在画架上画画 e.画画:水彩 f.黏土 g.艺术储存 IC环境中的艺术示范工作 一、涂鸦 工作区域:艺术--IC 适用年龄:从孩子一进入环境开始 教具描述: 餐巾架或纸架来放卡纸、装蜡笔的容器(一开始可以给年幼的孩子用蛋状的蜡笔,方形、三角柱形状的粗笔,可以容易让孩子三指抓)、大托盘、保护垫(也可以是硬的厚纸板,过塑后更硬) 备注: (1)如果孩子有以用不同的抓握方式抓握不同书写工具的经验,握铅笔的方式会自然发展,所以要给孩子不同的抓握工具; (2)视不同艺术工作,用不同的保护垫,不同的工作用不同的托盘; (3)预备不同的托盘,让孩子因不同的工作,用不同的托盘,再去选不同的保护垫; (4)先让孩子们选他们想用的蜡笔,一年后加入彩色铅笔,孩子可以容易握住。 工作目的: (1)学习使用各种不同的蜡笔; (2)手眼协调; (3)精细动作的技能; (4)学习使用书写工具; (5)艺术创作; (6)艺术欣赏(画完后一起欣赏他的作品,如果年龄大点的孩子会说出他在画什么) 兴趣点: (1)握笔的方式; (2)能够成功地在纸上画; (3)握蜡笔的方式; (4)选择他喜欢的颜色。 工作示范: 1、老师邀请孩子:“我看见你摸了这些蜡笔,它们很漂亮,今天我们来用蜡笔。” 2、“请你拿一张白纸放入托盘。” 3、“我拿一支蓝色的蜡笔,放在托盘里了,你也拿一支蜡笔吧。” 4、“这是我们拿托盘的方式”; 5、和孩子一起取工作放于桌上; 6、“我们这样拿蜡笔。”右手食指和拇指虎口打开,另外三指收紧,左手拿起蓝色的蜡笔,递至右手,右手先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笔,中指贴住笔杆,另外二指收紧:让孩子清晰地看见握笔的方式; 7、先在纸上缓慢地画两条竖线,“我们还可以这样画。”接着在纸上画一条曲线; 8、将蓝色的蜡笔放回托盘,请孩子画:“你可以画任何你想画的。”; 9、依据孩子的年龄,可以坐在孩子身边,也可以走开一会; 10、“你画完了,你画了红色的圆,还有红色的曲线......”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作品; 11、“我们现在要在你的作品上写上名字和日期。请把纸翻过去。”在纸的背面,边和孩子交流边写:“你的名字?今天的日期?”(可以自问自答:“今天是周五,6月8日。”) 12、带孩子去储物抽屉处存放作品,指着抽屉上贴着的照片说:“这是小宝,这是小飞,这是你的。”向孩子示范打开抽屉的方式,“我们这样打开抽屉。” 13、请孩子把作品放入抽屉; 14、“你如果想画,还可以去拿纸来画。” 15、结束工作,请孩子把托盘放回教具柜,把蜡笔放回原处; 16、如果孩子把托盘画脏了,可以请孩子去拿艺术区的海绵,打湿后来擦净托盘。 二、粉笔:桌上 工作区域:艺术--IC 适用年龄:从孩子一进入环境开始 教具描述: 桌上黑板、小容器里有小粉笔擦、小容器里有粉笔、装上述物品的托盘、可以让孩子尽他们的最大努力,拿着托盘在环境里走 工作目的: 1)书写的预备; 2)艺术创作和欣赏; 3)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 4)专注; 5)语言; 6)手眼协调; 7)精细动作。 兴趣点: 1)在黑板上使用粉笔; 2)握粉笔的方式; 3)看见粉笔的笔迹消失; 4)清洁黑板后,痕迹都不见了。 工作示范: 1、邀请孩子将工作取到桌上,坐下; 2、依据使用的容器,示范如何打开容器,命名粉笔和小粉笔擦(需要指出用小粉笔擦的哪一面擦); 3、“这个粉笔和之前用过的很像。”示范握粉笔的方式 ; 4、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随意画,向孩子示范粉笔的使用方法:先画2条竖线。“我们还有另外一种使用粉笔的方式。”再画一条曲线; 5、放回粉笔,请孩子画; 6、“我们一起来擦黑板。”向孩子示范不同的擦的方式:从上往下,来回小范围擦; 7、请孩子擦完黑板; 8、“我们把黑板上的画擦完了,你可以继续画。” 9、结束工作:把小粉笔擦放回容器,托盘送回教具柜; 10、“黑板还脏呢,我们用海绵把它擦干净。” 11、和孩子一起拿艺术区的海绵,并去水槽打湿; 12、示范用海绵清洁小黑板; 13、和孩子一起去水槽洗海绵(老师先洗一次,再让孩子洗)。 三、在画架上画画 工作区域:艺术--IC 适用年龄:从孩子一进入环境开始 教具描述:画架、一开始的时候,需要一个容器装有颜色,有一个盖子,是有颜色的,和内容物颜色一致。不同的颜色配有不同的刷子、晾画绳、晾衣夹、画画衣、已经裁成画架的尺寸的纸、小毛巾、小桶、有水的小碟、一个托盘 备注: (1)让孩子把纸放在画架上的辅助方式: a.在纸上事先贴好胶带,孩子可以自己贴; b.或用强力磁铁粘在画架上; c.或把2个夹子放在画架两侧,或一个夹子放在画架顶端; (2)找出一些方式让孩子晾干储存他们的画:可以拉一条绳子,可以是晾衣架; (3)要有创意来规划储存空间; (4)用一些工具让孩子可以洗刷,可以让孩子把所有的刷子都去洗一洗,然后晾干它们; (5)可以不用笔刷,用手掌作画; (6)孩子还可以用脚在桌上作画。 (7)重点在不要让孩子画在身上,只画在纸上; (8)一开始,可以只提供孩子一种颜色。 工作目的: (1)艺术创作欣赏; (2)享受过程; (3)自我表达; (4)控制意志和冲动(只画在纸上) 兴趣点: (1)穿上不同围裙; (2)用颜料工作; (3)在纸上混合不同颜料; (4)不让颜料画在纸之外的其他地方; 工作示范: 1、邀请孩子来工作; 2、“这是一件不一样的围裙,我们叫它是画画衣。”请孩子把画画衣拿到桌子上,以和穿围裙一样的方式(比穿围裙多一个拉开衣领处的魔术毡),向孩子示范穿画画衣,自己也穿上围裙; 3、示范从筐里拿纸的方式,和孩子各拿白纸的一个角,放在画架上的大夹子下; 4、整个手掌使劲压在夹子上:“打开,关上”,请孩子打开夹子,把纸夹在画架上(依据画架的不同,打开夹子的方式也会不同) ; 5、向孩子命名:黄色的颜料,蓝色的颜料,这是刷子。 6、示范使用刷子画,右手拿刷子,以一个颜色开始示范,在纸上画一两笔直线,将刷子放回对应的颜料瓶里,告诉孩子:“黄色刷子要放在黄色的瓶子里。”,请孩子练习; 7、“我们还有另外一种画画的方式。”示范将2种颜色混合后画在纸上,请孩子练习; 8、退后几步,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作品:“你画了黄色和红色的直线!” 9、“我要拿笔帮你写上姓名和日期。”在画纸右上角写完后,向孩子示范如何拿下画纸; 10、“我要向你示范如何挂画和晾画。”和孩子一起拿着画,走到晾画绳前; 11、和孩子各拿画纸的一角,放在晾画绳下面; 12、弯腰拿起晾衣夹:“打开关上”,夹上画纸一角后,请孩子拿夹子夹上另外一角;(如果画纸上贴有胶带,可以直接贴在墙上) 13、和孩子一起检查画画衣,如画画衣上有颜料,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画画衣拿到桌1子上,用海绵清洁; 14、和孩子一起检查双手,如双手上有颜料,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水槽洗手; 15、在画架下面的小碟子里清洗刷。 四、黏土 工作区域:艺术--IC 适用年龄:从孩子一进入环境开始 教具描述:黏土专用桌--桌子被塑料垫包裹住、塑料的围裙、大托盘(在理想上这个托盘就是孩子的工作区域)、使用黏土的工具(2-3个)、放置黏土的容器、黏土(人工黏土、真实黏土)、湿的薄的棉布(保证黏土的湿润)、容器 备注: (1)可示范各种方法,不需要按顺序,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可以示范; (2)可示范另外的工具,不需要按顺序,随着工作自然使用; (3)需要有一、两种不同的孩子真正会使用的工具,比如擀面杖,不用投放太多; (4)黏土可用面粉+油+水来混合制作,平时可放冰箱储存。 工作目的: (1)感官体验; (2)专注; (3)享受这个过程; (4)发展手部力量; (5)让孩子可以工作得比较久。 兴趣点: (1)可以改变固体物质的形状; (2)黏土的味道。 工作示范: 1、邀请孩子来到黏土专用桌,坐下; 2、和孩子一起穿上围裙; 3、命名,示范打开黏土盒子:左手扶住黏土盒子的底部,右手打开盒子,动作缓慢清晰; 4、请孩子闻一下黏土的味道:“黏土闻起来有点像醋呀,但你不可以把黏土放进嘴里。” 5、左手掌心向上,手背贴在桌子上,右手拿起一小团黏土,放在左手手心; 6、左手不动,右手将左手的黏土搓成一个小圆球,放在桌上; 7、请孩子练习; 8、“我再向你介绍一个新的方法”:再取一点黏土,先在手心搓成圆球,放在桌子上,请孩子也搓一个圆球,放在桌上; 9、用右手滚动圆球,将其在桌上搓成长条:“像小蛇。”继续搓:“我要做一条很细很细的小蛇。” 10、请孩子练习; 11、“我们可以用工具。”取出一把塑料小刀; 12、取黏土搓成圆球,放在桌上,用手掌压扁,用小刀切成二半(也可以把刚才的“小蛇”切成段); 13、请孩子练习; 14、工作完成后,引导孩子将黏土收进盒子; 15、拿出一大块黏土,将桌上残余的黏土粘起来,一起收进盒子; 16、将工作送回教具柜; 17、引导孩子清洁桌子; 18、和孩子一起检查围裙(如果围裙很脏就用海绵擦拭); 19、洗手。
江山市培英幼儿园专注蒙特梭利教育 |
||